【 同 位 素 】 - 讀者來函



標 題 : 一生懸命:關於鐵路便當的故事(下)

作者:作者:羅格˙威士minjikimo@yahoo.com.tw




■ 台鐵台鐵,國營事業虛弱而肥

以台鐵最為人所詬病的票務來看,假日前後,常常一位難求,而春節期間更是成了台鐵沙丁魚罐頭製作工廠。一位難求的背後,是由於訂票系統的僵化,比方你再台北買到台南的車票時,一但台北-台南間賣完,售票員就說沒位子了,那你就得一路站到台南,但是上了車卻發現很多位置,為何?其實台北到台南間固然滿,但是板橋-台南卻可能有位子了,為什麼售票員不能主動幫旅客購買台北-板橋站票、板橋-台南座票呢?因為怕麻煩,加上缺乏服務心,所以好多旅客只能白白的受台鐵所欺負。如果台鐵肯用心,改善電腦訂票系統,能自動幫旅客組合出最有效率的票務,那旅客可以搭車搭的舒服,台鐵可以獲得商機,為何不為?

深感慶幸,我們都是會用電腦訂票的人,至少多了一個購票管道,但是許多不會用電腦的中下階級,乃至於老阿公老阿媽們,台鐵可曾想過他們的權益問題?沒有。所以老阿公老阿媽只能乖乖去車站排隊,排得又久,站的又累,加上如果口齒不清,或是耳朵聽不清楚,總招來售票員的怒罵,台鐵為何不能更便利的將票務通路給更加擴充呢?除了郵局外,便利商店,乃至於樂透投注站,透過網路整合,其實都可以便利大家購票,讓火車站不會永遠都是一堆人浪費時間在購票,這種方法,會做生意的人都想的到,台鐵為何不為呢?無心為之罷了。

除去這訂票問題外,還有台鐵在各地精華地段的火車站,完全都沒好好善加利用這龐大的人潮,去創造商機,服務旅客。以最大的車站台北火車站來說,精華的市區地段,每日數十萬的人潮,卻只蓋了一棟華而無當的巨大建築,無法提供旅客在此進行大量的消費或是住宿,獲取利益。同時還嚴重的造成本身空間設計不足,月台層被高鐵分走後,台鐵本身使用的窘境。加上不便利行人通過的地下通道等等,都是沒有遠見的設計。比較起鄰國日本的京都車站,車站本身與數十層的摩天大樓共構,提供辦公大樓、旅館住宿及餐影、休閒等等功能,讓鐵路公司大賺其錢。你就可以一個好車站的設計是多麼的重要,但是在台灣卻直到20世紀末的最後一兩年才體悟,台北車站卻已經沒救了。我們等著看新板橋車站與新高雄車站。


■ 國營企業的矛盾

談台鐵詬病的問題不止於上面的這幾點,還有公司經營啦,客車調度與準點等等,其實這些表象的弊端,導因於一個「用心」的問題。如同前面所說那樣,「一生懸命」的用心,當然是服務的最高標準,這個用心的問題,老實說,台灣大多數的服務業都不能達到這個標準。台鐵,一個國營的服務業,自然無法達到。那麼降低點,用「市儈」的標準來看好了,為了「商機」之故,那也應該有所改變吧!但是同樣的「台鐵,一個國營的服務業」,似乎對個市儈的觀念意識甚為薄弱。

核心的問題是不是在於「台鐵,一個“國營”的“服務業”」上呢?國營的公司,職工具備「公務員」與「員工」兩種角色,這兩種角色的扮演隨著對象的不同有所轉變:對上級來說,他是員工,因此要爭取員工所有的福利;對顧客來說,他是公務員,套個中國社會的比擬,他就是「官大人」,客人都是有求於他的「小老百姓」。因此這樣的角色衝突與矛盾使台鐵缺乏「以客為上」企業文化,那麼所有的一切問題就有了根源,解決之道也似乎應該從台鐵的定位著手。

不過些問題在此就打住了,不然這篇文章恐怕會沒完沒了。我只是要強調,許多人說我對台鐵攻訐太過,其實台鐵有好的一面。當然,所有的事物即使在壞,也都有可取之處,不過針對問題,我們就是要實事求是,解決問題就要快、狠、準,如果抱持太多「溫情主義」,那所有的改革都不可能落實,便宜一小撮人,卻苦了大眾,這並非正義。


■ 便當們

不說這些難堪的故事了,來談談各地方的便當美食吧。從台北坐火車東下時,約坐一個小時就開始餓了,所以就想吃東西啦!福隆,正是從台北出發後約一個小時的地方,因此維繫了當地月台便當的生機。同樣地,鳳林,也是花蓮向南開、玉里向北開後約一個小時的地方。關山、池上兩地則是台東向北開約一個小時之處,所以似乎以大城市唯一小時計算的距離,是月台便當的最佳商機之處。當然池上關山另外還有它們同時加上產米著稱的地方,所以月台便當或許因此得以保留了下來。

福隆與鳳林的便當是用鋁箔紙的便當盒,關山與池上是用木片的便當盒,我對於木片便當不太喜歡,因為感覺不方便,保溫度差,同時常常解體。但有人喜歡吃木片便當,除了號稱的「木片香」之外,另外就是享受最後拿木片刮飯的樂趣,但這對一向怕雙手油膩的我,則對此敬謝不敏。閒話提到由於池上便當的名聲太大,個人感覺其沒有愛惜羽毛,所以東西就變的粗糙了,相對來說關山的便當菜色就比較好吃一些。

至於福隆的菜色更豐富啦,只需花50元,就可以吃到比台鐵80元便當還好的菜,只是菜色時有變動,偶爾還是會吃到一些不合口味的菜,像是很肥的滷肉等等。而最不著名的鳳林便當則是我覺得最好吃的,主菜固定是紅燒肉,加上一片滷豆乾、一顆滷蛋、炒高麗菜、辣椒菜脯、跟一片水煮肉,也是50元,豐富好吃,加上飯煮的比較不會爛而黏,所以口感較佳,值得推薦。


■ 不只三萬美元與一萬美元的差別

台鐵的便當呢?最近台鐵便當搶灘日本,聽說每天都賣到難求的地步。這或許有著「異國風味」的因素,才讓一些人戲稱「連狗看了都想哭」的台鐵便當在日本大火特火,不過細膩的看著台鐵便當裡的配菜:紅燒排骨肉、高麗菜、豆乾、醬菜……,加上保溫不良造成的冷飯,比較起日本的便當文化,其實真的是蠻乏善可陳的。有人說,這就是「台灣的風味」。是的,但我認為它只是台灣風味的「一種」,比較差的一種-我以為-台灣的風味應該有其他的選擇:嘉義的雞肉飯、新竹的米粉、豐原的排骨酥……等等,而台鐵不應該以壟斷來獨占台灣風味的詮釋權。唯有競爭,才能提升台灣文化的精緻與細緻,透過競爭,人們才會用心。長久的用心,一種良善的、進步的商業文化才能成就一個文明的提升。

從鐵路便當的例子可以知道,日本與台灣的差距,不是三萬美元與一萬美元的差距,而是一種巨大的、幾億光年的人文鴻溝。



■ 關於鐵路的一切,你可以這樣詢問作者 鐵路迷 羅格˙威士(minjikimo@yahoo.com.tw
回喵~~ 的家 / 上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