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 題 : 又到紅樓 作者:hm(ghmg@sinamail.com) |
(紅樓改建又重新開張,政府與政治力的重新規劃,重新塑見了一個古蹟的新生命,但,誰被遺棄了?那些看不見的同志生命與生命交纏的歷史.......... 重回紅樓,你的心情卻如此陌生 ...... 明天,hm 寫於重回紅樓的抒情之作:「又到紅樓」,在【同位素】,首播.......... ) |
揉著眼睛,我再次走進了紅樓。 零二年七月底的重新開幕,大概也沒多少人關心。回到台灣,也一直沒留意到這棟充滿回憶的建築,老瓶中裝了什麼新酒。巧合,今晚走過西門町,一向黑暗的角落發著光,是的,紅樓重新開張。 心中的激動無法形容,我一步步的走向紅樓,十數年前的回憶一一湧上,這棟三級古蹟,有著自己無數的第一次,這個打開我同志世界的場所,今天重新裝潢,煥然一新。 帶位的是一位年輕貌美的小姐,不是熟悉的售票歐巴桑;鼻所聞的味是一般咖啡廳的味道,不是男子的下體分泌物;眼所見的是光亮的裝潢,不是黑暗的角落;耳所聽到的是近期西洋歌曲,不是八零年代的國語流行歌曲;前來說話的是要求填寫問卷的服務生,不是前來搭訕的孤寂男子,紅樓,一切都不一樣了。 我仔細的環視四周,拼命的想找一點什麼屬於自己紅樓的記憶,已全然不可得。紅樓的歷史,清楚的寫在桌上的餐墊紙上,我拿了一張:
九十多年前的歷史,想必考據而來應是沒有問題,但一九七零年代,在西門町 逐漸沒落的年代中,紅樓只是被主流社會逐漸遺忘。民國七十年左右,紅樓可 說是全台灣的同志重心,那個沒有網路的年代,新公園與紅樓,是台北或說是 全台灣的同志聖地,多少同志在其中尋求慰藉,民國八十年左右,紅樓才開始 逐漸沒落,成為老年同志時常出沒之所,一九九八紅樓封樓,當時政治人物曾 提到規劃的同志咖啡廳也未再聽及,直到今時,紅樓改裝,成了我不認識的模 樣,而這段紅樓的同志歷史,也如同紅樓的味道一樣,一•筆•勾•消。 就這樣一點一點的遺忘吧,過去的舊火車站、中華商場、公司、大番,同志歷 史見不得光;就這樣一點一點的遺忘嗎?現在的網路、三溫暖、搖頭吧,正點 滴的記錄著這世代同志的歷史,我們都在寫著歷史,想把紅樓與同志的歷史分 開,不是像把味道洗掉的那麼簡單。 我抽著煙,點燃部分紅樓失去的味道,想著過去在紅樓的往事,時光流逝之快 讓我無法完整在記憶中搜尋,十四五歲的小孩子,在這擁有一段迷惘與認同的 故事。紅樓,也在寫著它自己的歷史,歷史,又曾經放過誰?這裡的舊磚瓦, 想必最能體會物換星移的感受。 紅樓這週的女客人數,應該比過去二十年的總合還多吧!
|
回喵~~ 的家 / 上一頁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