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ear 小熊:
我不曉得這篇文章到底要不要寄出,你可以選擇不登,因為坦白說,我帶著某種憤怒寫下,字裡行間,就算再怎麼修飾,都隱藏著有種報復的心態。
真的超氣的,也超無奈的。完全沒想到,一直信任的同學是個嚴重的恐同症者。^^^^^^^^^
我那同學甚至還說,她覺得女同志就像中世紀的女巫,應該被火燒死。好恐怖。有沒有什麼情況能解決這種問題呢?我覺得自己也得了病,叫「懼“恐同者”症」。
愛睏綠
※ ※ ※
M,這是我心裡的話。
憑什麼妳認為他們是不正常的呢?
我很想冷靜向妳說明什麼,
可是,不可思議的是妳的「恐同症」居然嚴重到這種程度,
讓我氣到想不顧一切地揍妳一拳。
當然,若是真的暴力相向,
那可能無助於妳的錯誤,更而讓自己變得和妳一般無知。
難道在妳的認知中,性別的存在遠大於「人」的價值嗎?
只有男生配女生才是絕對的標準嗎?
「沒錯!」妳斬釘截鐵地說,並且繼續回答道:
「而且我就是討厭同性戀怎樣?妳沒有資格要求我,這是我的喜好。」
見妳媽的鬼!
我要不是把妳當自己的朋友,誰花時間跟妳扯。
是的。妳可以把它當作喜好的問題,
就像有人就是討厭吃青椒、紅蘿蔔一樣,我們並沒有權利要求他們改變,
可是,若因一個人不吃青椒而討厭他、排斥他,
就像妳只因一個人不想和異性戀愛而討厭他一樣,
我只能說有病的人是妳。
那天,我真的很後悔告訴妳前來拜訪的同學是一對戀人,
我被 Y 罵了好久,她說為什麼會告訴妳呢?
我自己也哭,因為真的沒想到妳會如此嚴重,
嚴重到,居然當著她們的面要求我把她們帶離妳的視線,
還說,這是妳的學校,請把這種人帶開。
一瞬間,腦子裡閃過從小到大聽到過的所有髒話,
可是我已經震驚到不知道該說什麼的地步,只能看妳揚長而去。
她們一頭霧水,好不容易找個謊言呼弄過去,
但是我仍舊自責到不行。
是我太幸福,或是太天真了;
我一直以為,相愛不是件該躲避的事,
甚至想,越是逃避不說,
其實反而越不能讓人理解同志的愛情,
然而,我卻因自己這樣天真的想法讓我的朋友們受到傷害。
妳也是我的同學,總是義正嚴詞地批評社會的不公,
說起社運也能侃侃而談,
可是我不懂,妳怎麼可以無理到這種地步?
妳難道不曉得什麼叫尊重嗎?
我沮喪地想,倘若我發現自己喜歡女生,
卻遇到這樣的妳,
或者這一輩子我將永遠不敢開口,
不敢認為自己擁有一個和別人一樣明亮的戀情。
人其實好脆弱的,
我們往往不曉得在什麼時候傷害別人,
留下無以衡量的傷口,妳難道不懂嗎?
「我自己就是被他們搞的不爽的人,所以討厭他們;
他們也可以因為這樣而討厭我呀!
那最好,反正能離我越遠越好。」
「尊重?那妳有沒有尊重我呢?妳讓我看到她們!
還讓她們去旁聽大學部的課!妳有沒有經過大家的同意呀?」
妳滔滔不絕地說。
聽到這裡,我一點也不想改變妳對同志的偏見了,(扣除掉憤怒,我對妳只有同情)就像試圖要一個瘋子清醒一般,太困難了。
我想,我不會再和妳說話了,
好像很幼稚,不過,這也是沒辦法的事。
只希望妳以後不要當老師好嗎?
或者請別在學生面前把這樣的妳表現出來。
也許妳會覺得我很不真誠,
但是,就僅存的那麼一點友誼,
我祝福妳,有個永遠不會被人爭議,
完全「正常」的人生。
雖然,我覺得很悲哀。
愛睏綠 |
※ ※ ※
讀完這封愛睏綠寫給同學的信,
不知道你是不是跟我一樣有種無以名狀的無力感?
我的頭腦現在是空白的,
我可以理解,甚至可以同情事件裡所有人的感受,
包括冬芝、冬芝的那對戀人朋友,或者冬芝的同學。
真的呦,我甚至可以同情冬芝的同學喲,對同志目露兇光,張牙舞爪的同學 .......
但是,為什麼我會這樣淡然的憤怒著?
不想爭辯也不想要去解釋,同志怎麼樣怎麼樣怎麼樣怎麼樣.......我不是一直都很善辯,一直都認為真理必須去捍衛,
不要當個怕事溫吞的鄉愿者,一個沈默無語的幫凶,
讓不公義的事物繼續發生,要自己像個傳道的使徒嗎?
我變了嗎?
不,我只是更加的瞭解,人的慣性,
人如此的「低賤」 ....... 大部分的所有人。
若那個真理或者事實不是那麼嚴重,
嚴重到會深深的刺進人的心裡,
會讓你徹夜難眠,讓你瘋狂,讓你用身體去獻祭,讓你放聲大哭,讓你絕望,甚至死亡......
人,除非如此,不可能改變的。
我們的執念如此的深,是的,包括我們,
而痛苦卻是唯一的火焰。
我何苦去要求「恐懼同志」的朋友接納,或者瞭解?
那個機會會自己來,向著每個不同的人去,
我只要繼續做我該做的事,繼續相信,繼續說我相信的話語,繼續編輯【同位素】.......
這樣醒悟的過程,要不很緩慢,否則伴隨巨大的事件,
改變,是需要痛苦的能量的。
「異性戀的世界也是很脆弱的啊.......」
「荒人手記」裡這句我永遠不會忘記的話還在腦中盤旋。
我想我們只能這樣繼續埋頭在一些日常生活的瑣事裡,
製造著跟異性戀甚至恐同症朋友溝通的機會,
或許該Fight,如同基進的同運朋友走上街頭,走入國會去修改法律,或者兀自離開權力的戰場,獨自守著電腦,編輯著同志的故事 .......
重要的是,我們有沒有從這樣的過程之中,
習得同理心的品質,正如同【同位素】的Slogan說的,
「看見他人生命歷程,累積自己生命厚度」
事件可以看淡,但願我們的厚度得以累積。
小熊。20020806。高雄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