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 同 位 素 】 - 讀者來函



標 題 : 《天涯海角》觀後感:另一種愛情的追隨

作者:小隻株



有什麼愛情是可以永遠的呢?或者真正的愛情又該是怎樣真實的面孔?那應該是像阿香一樣吧!看完《海角天涯》的最初一刻,我如是想著。

也許很多人看這部電影只想到它是女同電影,事實上影片在文宣上也如此聲明,只是,我卻認為影片細膩描繪的是兩個女生在「天涯海角」之中相遇,所呈現的更多是人本身對情感的體悟,而不是激烈的同志情慾問題,山林間,兩個受傷的靈魂彼此療傷的過程,在沿途旅行的路上,學到另一種愛人的方式,極為溫柔地用天地去包容另一個人的一切。

*愛她,就讓她飛翔

阿香─一個不算年輕的女子,習慣用畫筆記錄生命,每隔幾年,她會來到花蓮的山城中探視小季,年少的時候她極為愛她,不過,小季並沒有接受這樣的情感,她習慣阿香對她的溫柔,卻只願隔著圈子關心阿香的愛情。

1999年的夏季,阿香再度從台北城來到山中,山路行走時,遇見了小青,一個年輕高傲卻帶著淚眼的女生,穿著高跟鞋獨自開車到山間。

影片幾個主要的關係讓人思量很久。首先是阿香和小季的部份;阿香選擇流放自己的方式來療傷,但卻沒有苛求小季,相反的,她用祝福和關心取代了對小季的愛情。再者是她與小青的部份;在孤獨了那麼久之後,再度遇見自己愛的人,阿香並沒有執意地去困住小青,她追隨她,不擅表達地展現自己的愛意,療治了小青,卻讓她飛翔,儘管是如此愛著小青。

那並不是表面的愛意,甚至因為純粹更顯得濃郁;湖水旁,小青裸著上身望著山林,原本心急找尋她的阿香,見到這一幕只是安靜地坐在身後,她擔心她,卻不打擾她。景色很美,傳遞的默契更美,中間流動的氛圍是兩個靈魂關係,並非有形肉體之間。

*非關性別,只有真情

在女同志的愛情之外,小季與小青的女性友誼是另一種關係;小季一開始對小青是有某種敵意存在的,尤其意識到阿香對小青的關心時,對小季來說,小青無疑威脅了她的「樂園」,但是在沒有阿香存在的獨立空間中,兩人的關係逐漸變成簡單平等的女性情誼;在菜圃中,小季問小青為什麼喜歡女生,聽到的是小青很輕鬆、很自然地說出原因,說完不喜歡男生的原因之後,又不好意思地說小季的丈夫並不在這個討厭的範圍,小季則是一副了解般地微笑!

喜歡是「人」的問題,不是性別的問題,當兩個女生說起喜歡的人或原因的時候,她們就是「她們」,是同一國度的人。

電影中唯一男性角色是小季的丈夫─阿福,戲份不重,卻也能看出一種成熟的方式;他待妻子的朋友如自己的好友一般,客氣卻不輕視,更多時候站在局外溫和地不去侵擾他不理解的世界。

這一切很難,卻是一種智慧。不論是同性之間的情慾,或是異性之間的差異,是同志也好,是異性戀也罷,如何站在「人」的立場愛所愛的人,我想這是我在這部電影中所看到的部份;天地如此寬闊,不論所愛的人在何方,即使是海角天涯,都能用愛她/他的方式相隨。
 


■ 怎麼樣一種愛情模式,才真正的是完整的或者是完美的?或許你也有你的意見。
【道歉啟事】

很抱歉!!!!!

因為讀者的轉寄讓熊以為是讀者的投稿, 上次播出的這篇文章: 「另一種愛情的追隨:同志電影《天涯海角》觀後感(小隻株)」 並不是琦鈺的作品。

下面是琦鈺的來信:

「我是在小電影主義上看到的啦...我也努力想找"小隻株"...可是上面沒他的聯絡方式說...我自己是看過《天涯海角》,但沒有很喜歡.看到有人能洋洋灑灑(重點是寫得還不錯)寫出同志電影卻非以一種制式的同志觀點來看.我覺得很有意義.所以"推薦"如果我自己寫,一定會用自己名字發表--mgci.琦鈺 所以我只能再說一聲抱歉...對你及小隻株... 」

熊會趕快跟小電影主義的編者問一下這篇作者的信箱, 在這邊先說一聲抱歉。

小熊。20011126


■ 喵附註 : 本文應選自小電影主義電子報第134期. 有興趣可以到下列網址訂閱.
  小電影主義 : http://209.133.88.173/
  URL 智邦生活館 電子報【小電影主義】首頁 : http://enews.url.com.tw/filmism.shtml
  聯合電子報 udnpaper.com 【小電影主義】首頁 : http://udnpaper.com/ZOPE/UDN/PapersPage/papers?pname=POC0008
回喵~~ 的家 / 上一頁